当前位置:深圳高新企业认定 > 代办资讯 > 高新贯标认定代办资讯 >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与价值

文章出处:商标专利高新认定代办机构发布时间:2019-09-11 16:13

  

  两化融合的意义

  两化融合是指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集中精力发展研发、设计、销售、管理等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实现产业高端环节的集聚和产业的快速增长。中国两化融合,地位堪比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两化融合是国家战略性部署!

  中国在此方向的纲领是“中国制造2025”,我们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纲领中强调要“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十六大 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十七大 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十八大 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十九大 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所以,中国的“两化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信息技术作支撑,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贯标

  我国企业在两化融合进程中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装备化基础薄弱: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平均水平低,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知识经验沉淀不足,现代研发、生产、管理的装备化还未实现。

  2、流程管理缺位:流程管理的理念文化缺失,流程动态信息难以采集,流程的固化都较难实现,更勿论规范化和优化重组。

  3、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重技术、轻管理。旧管理体制、思维模式难以支撑信息化务实推进和成效发挥。

  4、两化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关键能力不足,主要体现为管理基础薄弱,两化融合总体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渡阶段,难以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层面,按照战略和竞争优势的需求快速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为了解决以上各种问题,我国提出采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方法全面提升企业两化融合的水平。而两化融合贯标是指企业贯彻落实GB/T23020《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过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GBT23003-2018,是由一系列标准共同构成的一组标准族。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

  该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企业,不分领域、不分行业、不分规模,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 该管理体系的关注焦点是获取与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它能准确定位企业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进一步提出两化融合实施目标,有效规范和控制两化融合实施过程,并跟踪评估实施过程是否形成了预期的新型能力、以及新型能力是否符合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要求,最终帮助企业在其发展战略框架下实现两化融合的闭环控制和良性循环。

  申报两化融合的好处

  政府支持:

  1、工信部、省经信委部门项目资金申报优势、资质评定优势;

  2、地方性政府补贴,贯标的企业在后续的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中也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因为省、市经信委的后续政策与专项资金也比较多,如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发展专项等等,这些与两化融合贯标成果是紧密相联的。

  3、政府采购、市场采信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4、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的CPS测试验证解决方案应用推广任务申报中,通过两化融合评定的企业加6分。

  5、通过评定的企业将在省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

  明确方向:

  1、能够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

  2、明确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方向;

  3、明确两化融合重点建设发展方向,避免盲目建设。

  流程管理:

  1、明确两化融合建设的相关流程与管理机制,流程精细化,可操作性更佳;

  2、避免两化融合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不足,效果不佳;

  3、形成PDCA的持续改进机制;

  4、数据驱动,辅助管理决策。

  团队建设:

  1、构建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理念的信息化团队,明确人员角色、职责及考核指标,使团队人员具备快速高效、责权清晰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水平;

  2、全员两化融合意识提升;

  3、相关技术与业务人员专业化水平能力提升。

  可以说,两化融合贯标的评定结果采信,在供应商遴选与评价、销售授信、招标投标、金融机构投融资、社会组织的企业评奖评价、中央企业信息化考核、资质认证等领域具有巨大优势。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价值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价值点

  (1)转型升级:传统企业在如今的市场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两化融合贯标是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2)实力认证:企业两化贯标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既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极具价值。

  (3)竞争优势: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将技术进步、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提高竞争力。

  (4)规避风险:通过顶层设计,规避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和风险,护航企业良性发展。

  (5)提升管理: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

  (6)获得政府的奖励。

  2、贯标工作的流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与价值

  两化融合贯标流程总分三个阶段:体系建立阶段、体系实施阶段、体系审核阶段。

  (一)体系建立阶段

  1,两化融合贯标启动:成立项目组、标准宣讲、贯标实施培训会

  2,两化融合分析诊断:深入调研、体系评估与诊断、贯标标准培训

  3,两化融合体系构建:体系策划、体系文件架构、体系文件编写培训

  4,两化融合文件编写与培训:文件编写、文件评审与修订、文件发布

  (二)体系实施阶段

  5,体系试运行:体系宣贯、体系试运行、运行情况记录与改进

  6,两化融合内部评审:内审培训与组织、内部审核与改进、管理评审

  (三)体系审核阶段

  7,两化融合审核认定:准备迎审、审核及改进、项目验收。需要注意的是,在两化融合贯标过程中,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作用不可忽视。

  企业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进行贯标服务,有以下三点优势:

  a.服务机构能帮企业量身定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形成信息时代的管理机制和治理框架;

  b.服务机构通过梳理战略-优势-能力这一两化融合的需求主线,可以帮助企业贯彻九项基本原则,推动战略、要素、管理正向循环,使企业稳定获取预期成效;

  c.服务机构可以辅助企业通过国家评定并推动体系有效运转,持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满足国家两化融合相关扶持政策的采信要求。

  总结

  2017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将在2020年初步形成,届时会有超过5万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基本形成规范、有序、健全的市场化机制。截止到2019年7月18日,全国启动贯标企业6474家,通过贯标认证为5016家。

  想办理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以及申请商标注册等相关资质,您可以直接在线咨询客服人员,或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电话,鼎圣认证会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咨询服务回答。

上一篇:知识产权贯标,能为90%的科技项目加分哦!千万不要忽视了 下一篇:广州92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 认证数居全省第一

24h Hotline

13691856200

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汇亿财富中心1604-1605
13612901344@163.com
0755-36384626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建站支持:深圳市鼎圣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9-2019 鼎圣知识产权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144758号